近日,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巡航导弹的声音甚嚣尘上。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证实,他定于17日在白宫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。两人预计将商讨美向乌提供“战斧”巡航导弹问题。
俄罗斯自10月来多次警告,若美方提供“战斧”导弹,俄乌冲突局势将会发生实质性升级,将加剧对抗且不可挽回地损害俄美关系。
“战斧”真的要劈向俄罗斯?特朗普极限施压会否换来普京实质性让步?俄罗斯又将如何接招?
美对“战斧”态度转变巨大
特朗普本月6日表示,他已“基本决定”向北约国家出售“战斧”导弹,以便这些国家用来援助乌克兰。美乌总统17日的会面被外界广泛解读为将就具体细节进行讨论。特朗普的系列表态被认为美国政府在“战斧”问题上立场的巨大转变。有美国媒体称,去年10月,泽连斯基就曾向美国政府索要“战斧”导弹,当时有美方高级官员表示“这完全不可行”,一是美国自身库存有限,二是乌克兰未就如何使用该武器扭转战局作出“令人信服的阐述”。
特朗普今年1月再次入主白宫。2月,美乌领导人在全球媒体直播中公开争吵,不欢而散。到了7月,关系缓和之后,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再次谈及“战斧”援助问题,但未有实质性进展。8月,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,相谈甚欢。其后,泽连斯基在欧洲多国领导人陪同下再次造访白宫,其乐融融。但俄乌冲突并未因此缓解,反而愈演愈烈。特朗普也再度对普京表达失望之情。
对乌克兰而言,“战斧”援助问题在特朗普的“希望—失望”循环中发生转变。媒体透露,9月23日,泽连斯基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活动期间会晤特朗普再要“战斧”。9月28日,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,美方正在考虑乌克兰的请求。10月6日,特朗普称已基本就此作出决定。
上海社科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、副研究员孙祁对本报记者表示,从美方表态层级的提升以及态度的转变,可以看出对于“战斧”问题,美方政策逐步进行调整,对俄施压也正逐渐加码。特朗普此时将“战斧”提上日程,既兼顾了施压与交易并存的传统,也说明“战斧”已经从一个假设性问题变成切实可操作的政策性工具,未来会否从工具箱中拿出来使用,取决于俄方态度——谈则已,不谈则受压。
“战斧”导弹是美国制造的亚音速远程巡航导弹,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,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装备美军,至今已发展至第五代。从乌克兰发射,理论上可打击俄首都莫斯科。据悉,“战斧”的战斗部重量约450公斤,比目前乌克兰使用的远程自杀式无人机更重,威力也更大,哪怕只有一两枚命中俄方目标,破坏性也将难以估量。
当然,也有军事专家认为,即使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“战斧”,短期内也难以大量交付,因为其自身年产量有限,通常不到100枚,满足美军自用和出口需求后,真能留给乌克兰多少还不得而知。此外,乌克兰也缺乏相关发射装置,即使获得,只能算是“有弹无枪”。
俄将“战斧”与核军控挂钩
即便如此,俄罗斯依旧表示正面临“真实的威胁”。10月2日,在向瓦尔代辩论俱乐部发表的年度讲话中,普京警告称,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标志着“冲突将会实质性升级”,会加剧对抗且不可挽回地损害俄美关系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日再次提醒,“战斧”导弹可能携带核弹头,届时局势将“严重升级”。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斯卢茨基称,若美国提供“战斧”导弹,特朗普将大幅增加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。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则表示,俄罗斯掌握击落“战斧”导弹的技术,并将对乌克兰境内任何被发现的发射装置实施打击。
在舆论场上,俄罗斯有声音称,“战斧”是美国政界和西方媒体精心炒作的施压策略,目的是通过刻意营造“导弹瞬间即达”的舆论氛围,对俄罗斯实施心理战。
分析认为,若乌克兰真的装备了“战斧”导弹,俄罗斯可利用被动防御和主动进攻来削弱威胁。一方面,俄罗斯可通过地面防空系统如S-400、“山毛榉”等执行拦截任务,也可派出米格-31、苏-35等战斗机进行空中拦截。另一方面,主动出击、对美升级对抗也是选项之一。美国战争研究所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为阻止美国提供“战斧”导弹,俄罗斯近期与古巴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,暗示俄方可能在古巴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和“榛树”弹道导弹。其中,“榛树”号称没有反导系统可以对其拦截。
此外,俄罗斯还在利用“战斧”威胁主动设置议程。在瓦尔代辩论俱乐部的讲话中,普京特别提到俄罗斯对其核威慑力量充满信心,并建议在《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》明年2月到期前,俄美双方应共同延长该条约的限制条款。但他也警告称,若有核大国重启核试验,俄罗斯也将随之恢复核试验。
孙祁表示,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,俄罗斯希望再次将乌克兰问题拉回到俄美谈判的轨道,将“战斧”与俄美核军控“挂钩”,最终与华盛顿维持某种形式的核威慑力量平衡。这一做法表明普京政府在面对制裁和战场压力时,并非被动守势,而是试图通过制造话题来“重置议程”。俄方将“战斧”纳入核军控议程,实际上是一种“议程设定战术”,即通过制造安全危机,将军控议题从“防扩散”转向“安全交换”,迫使美方在未来谈判中承认俄方安全红线,以期在核军控谈判中重握主导权。不过截至目前,特朗普政府对此保持沉默。
实盘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